甘海燕

編者按:品茶靈修是陳贊一博士所創的茶靈修中的其中一種靈修。

 

中國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一片小小的茶葉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茶亦是尋常百姓家的日常飲料,老百姓常說「開門七件事」,茶便是其中「一件事」。修行上,佛教的僧侶也有透過茶來修行的,所謂「以茶助修」。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料,茶也是承載著文化、教化與修行的一種載體。

筆者跟隨陳贊一博士修習茶靈修。陳博士是一位中國基督教茶道家、中國茶文化的研究者、愛好者和推動者,陳博士很早便已推動品茶靈修,後來,於2008年一月,他在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便開始開辦茶靈修課程(包括品茶靈修課程,至今仍在開辦),他教導弟兄姊妹何謂茶靈修,[1]靈修者可以怎樣透過茶進入安靜、專注,與上帝相交。他也是一位修道者,他將基督教靈修和中國文化結合,創出富有基督教特色的茶道、茶靈修。陳博士提出在茶靈修中,主體不再是茶,而是上帝,所以茶靈修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要鍛鍊精湛的茶藝、品飲上好的茶葉和觀賞精美的茶具,而是透過茶去與上帝相交。[2]

筆者除了跟隨陳博士修習茶靈修外,在2015年開始嘗試帶領品茶靈修聚會。筆者首先在陳贊一修會的共修時間(共修就是一起修行)帶品茶靈修。從2015年起直到現在,品茶靈修都是我們常用的操練方法。

一壺普洱茶,幾隻茶杯,簡潔的茶席擺設,便可以安靜地修行一個多小時。在這一個多小時裏,我們不會說話,每一個泡茶的動作都不緩不急地做,整個品茶過程在安靜中進行。當我們在品嚐茶湯前,我們首先會「敬茶」給上帝,以表達對上帝的尊敬。「敬茶」是陳博士中國基督教茶道禮儀的首要禮儀,敬茶的人首先將茶杯放在胸前,表達從心尊崇上帝,再用雙手將茶杯慢慢舉高過頭部,然後說:「上帝請飲茶。」敬茶者都會低下頭,因為我們這些卑微的人是向萬有主宰表達敬意。

筆者也在教會的婦女組帶品茶靈修和茶團契[3]。品茶靈修開始前十分鐘是用來講解有關茶的知識,讓她們對茶有基本的認識,然後是聽聖詩,聽聖詩後便品茶,筆者要求組員禁語,安靜地品飲每一道茶。整個品茶靈修過程約三十分鐘左右。不過要求婦女們用三十分鐘安靜地品茶,也不是容易的,真是要操練的。

教會弟兄姊妹不是常常操練禁語,若要求弟兄姊妹完全禁語,還是有點困難。記得有一年筆者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去一所天主教靜修中心退修,這所靜修中心在每一張餐桌上放著一個寫上「安靜」的牌子,但飯堂裏卻充滿了人的聲音,筆者仿如置身於一間茶餐廳。人的心裏和口裏常常充滿不同的聲音,人要安靜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曾在那次退修中帶品茶靈修,時間約一小時,弟兄姊妹也不是完全能夠靜心操練。

除了在教會帶品茶靈修,筆者曾在一間服侍在囚人士的基督教機構的團契帶品茶靈修。該團契有三十多位團友,團契負責人安排了兩次品茶靈修,每次若有十五至十六位弟兄姊妹參加。

筆者以「陳贊一中國基督教茶道精神」初階八點:安靜、了解、欣賞、和諧、分享、感恩、崇敬、讚美的其中一點茶道精神——感恩為主題。筆者從《聖經》中選取了幾段有關感恩的經文,從不同角度讓弟兄姊妹思考感恩,品茶時筆者提議弟兄姊妹可根據剛剛所讀的經文來幫助他們感恩。弟兄姊妹很享受那個半小時的安靜時間,他們在聚會完結前分享說:「很少機會可以這樣品茶安靜,能有這樣的一段時間,真是享受。」

筆者反思了各次帶品茶靈修的情況,歸結了一些經驗:

第一,如果弟兄姊妹不是常常在安靜上作操練,又較喜愛分享,可以由品茶靈修改為茶團契,透過茶來達至彼此分享和關心。筆者覺得茶團契適合婦女小組,她們一邊飲茶,一邊分享,這也可使她們從忙碌趕忙的生活中稍稍停下來,品嚐一杯醇美普洱茶。

第二,如果弟兄姊妹不是常常在安靜上作操練,可以透過茶來安靜,達至與上帝相交的預備。

第三,帶領品茶靈修的場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有次我們在一個狹長的地方進行品茶靈修,那地方只有一張細小的桌子,座位比較狹窄,有些弟兄坐得不太舒服,也沒有茶席佈置,外在環境影響了弟兄姊妹進入安靜。但另外一次的品茶靈修則在退修日營中舉行,我們租用了神學院一間較為大的課室進行,附近的環境比較靜。筆者也可以為茶桌作一點簡潔的佈置,弟兄姊妹圍著茶桌而坐,靜靜品茶。適合的環境,有助弟兄姊妹專注。

最後,筆者認為自己帶領品茶靈修聚會除了可以幫助弟兄姊妹安靜,與上帝相交之外,也能幫助筆者本人安靜,與上帝相交。

 

 


[1] 茶靈修除了品茶靈修外,還有例如茶歌靈修、茶詩靈修等等很多與茶有關的靈修。

[2] 「靈修活動報導:茶靈修」,《靈修》季刊第一期(2008),頁34。

[3]  茶團契是陳贊一牧師透過茶去建立和維擊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