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文(中國宣道神學院講師)
 
  2005 年秋季開始在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修讀中國基督教靈修課程,最初抱著「觀摩」的態度,看看有甚麼可以有助於自己的教學。後來發覺這是「另類」的教學(相信是更接近於中國傳統的「書院 」教學),與現在一般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並不相同。正因如此,吸引我修讀下去。讓我與大家分享這種「另類學習」的情況。
 
  一般課程以傳授該領域的基本知識為主,這也是一般學員的期望。但在靈修學院學習,陳Sir(編者按:學生對陳贊一院長的暱稱)已假定學員對經典的基本知識,大家有自學的能力。他在課堂所講授的,是個人在中國基督教靈修的體會心得,也是他的中國基督教神學系統。所以說:雖有課程,卻不為課程範圍、時間所限。曾經一堂課只討論一個「敬」字、一個「誠」字……,這些情況,在其他學院的課堂上相信甚少出現。
 
  基於要完成課程,一般的教學模式,上課多以單向為主:老師講,學生聽。就算有發問時間,也不過下課前的五至十分鐘。在靈修學院上課卻以雙向方式為主:提問、回答、分享。有足夠時間給同學討論;而且,陳Sir 不只提問,還經常指定某同學回答問題。很欣賞同學的坦誠:雖然有些問題是很「埋身」和具挑戰性,仍樂於回答,勇於分享。難得的是:有些答案可能被其他同學質疑,群起而攻之,唇槍舌劍,但大家仍毫不介懷。陳Sir 則安然在旁,靜觀論戰,最後才提出他的意見。因此,堂上充滿歡笑的聲音,這樣的學習氣氛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陳Sir 還會藉堂上機會,作個別關顧和靈修指導。相信這也是陳Sir 為甚麼會指定某同學回答某問題的原因。回答問題,是要面對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問題。透過一問一答,可以瞭解同學在靈程路上的層次,修行路上的問題和障礙。
 
  總的來說:很享受一起學習的樂趣。不但可以擴濶視野和思想領域,加深對生命的體悟;教人珍惜的:還有一份師生情誼和同學情誼。

(本文原於《靈修》季刊第二期)